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2的文章

疫情下的中醫食養療護

每隔一陣子就會回去母校長庚大學演講 無論我到哪個城市工作 都會盡量排出時間回去走走 今年再度由長庚大學國醫社提出深耕講座的邀請 國醫社也是我大學時代參加的社團之一 哇 真歷史悠久 (另一個是野鳥社 哈 有同伴要跳出來相認嗎?) 小學妹希望我能夠回去講講疫情相關的中醫自我照護 收到邀請的當下 覺得很有趣 顛覆我認為年輕人對養生主題沒興趣的想法 這些小學弟小學妹真的很有心想要了解中醫的健康概念呢! 於是我們敲定了演講主題就是”疫情下的中醫食養療護” 猶記得今年五月開始疫情大爆發,那時候我每天的門診就被COVID-19確診病患的視訊診療塞滿塞爆。 一個月大概看了數百個的確診個案,除了民眾對於清冠一號的療效給予肯定, 也對中醫治療的滿意度提升很多,中醫界整體對於COVID-19這個新興疾病的思考也開始歸納成型。 整理當代中醫學者對於 COVID-19 臨床診治之經驗,雖然各家立論觀點不盡相同, 但究其根本均認為寒、濕(濕熱)、燥三邪夾雜疫癘之氣為發病的根本原因。 然而從中醫傳統觀點來說,"正氣"或是現代人講的"免疫力"才是預防疾病、幫助身體復原最重要的事。 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就開始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於是,中醫對於COVID-19這個疾病的的角色也超越清冠一號本身, 可以從預防、治療、預後調理都有重要的角色。 中醫歷代醫家都十分強調飲食調養的重要性,從兩千多年前的典籍就開始提出飲食療養的概念。 《素問·五常政大論》:「穀肉果蔬,食養盡之,勿使過之,傷其正也」。 食養的原則首先強調飲食不偏嗜,不過度,才不會傷正氣。 《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這些都是在說明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才能夠幫助提升人體正氣,和現代營養學提出的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要求是一致的。 但是中醫更強調 "不同體質"搭配"不同飲食"才能夠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 (偷偷告訴大家 其實很多中醫師都是懂吃的老饕喔~) @生活上的預防療護: 最基本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保持好心情! 從中醫的觀點來說,"脾胃"才是免疫力好壞的關鍵! 在飲食上,健康的人均衡營養是最重要的,

Covid-19是否會影響到生理期或受孕?

新冠疫情已肆虐了整個世界近三年,漸漸地,COVID-19確診後造成的人體身心狀況的影響慢慢被發現, #長新冠症候群 更是報章媒體樂此不疲的發布重點。 其中,COVID-19病毒是否會影響女性生理期或是影響受孕當然是我們關注且診間常被問到的問題喔! 根據系統性研究的歸納,新冠肺炎病毒影響女性生理期主要是 #減少月經量 和 #延長生理週期,綜合2022最新研究資料對於新冠肺炎影響男女性生殖的文獻整理,可能有以下幾個需關注的重點: 📌 月經異常: 超過50%確診過的育齡婦女有月經異常的情形,主要研究推測也許病毒感染影響了子宮內環境,因為COVID-19病毒的受體ACE2廣泛地存在女性的生殖系統,所以是否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卵巢的濾泡生成與排卵功能以及荷爾蒙分泌,另一個可能性則是因為感染後產生的身心壓力導致荷爾蒙失調而影響月經。不過更詳細的實證資料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 是否會影響卵巢功能: 臨床研究針對染疫後女性的抽血數值如AMH或FSH等荷爾蒙指數以及超音波追蹤卵泡,目前並沒有發現染疫嚴重影響卵巢功能的證據。 📌 是否會影響胚胎的品質以及懷孕率: 多數的文獻顯示:確診後的婦女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時,胚胎數、懷孕率及流產率研究顯示都與無確診者比較差異不大。 📌 對於男性生殖力的影響: 臨床研究顯示確診過的男性,精子濃度與活動力上有減弱的現象。使用抗病毒藥物被認為會降低雄性激素及造成精子生成的傷害,此外使用類固醇亦可能造成精原細胞的凋亡。 而確診後的身心壓力也多少會影響男性生殖功能。不過這些情況,在3-6個月後都是可回復的。 從中醫觀點來說,確診後的月經失常或生殖影響主要來自確診時身心狀態受到影響,例如:暫時性的荷爾蒙失常、壓力、呼吸道症狀造成的不適、失眠等,以我目前遇到的臨床個案來說,大部分以氣虛、肝鬱、濕滯為主,經過補氣養血、疏肝解鬱、利濕導滯之後大多能恢復正常。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疫苗施打完後,個案出現月經失調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出現月經週期紊亂或是經期出血不止等狀況建議還是要就診治療。 當然,新冠肺炎治療或是長新冠症候群的調理,不只確診可以透過視訊診療開立中藥,痊癒後的調理也都歡迎到桃園宜蘊中醫診所找我聊聊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