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顏面神經麻痹 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預後佳

#顏面神經麻痺  “我發生的時候就突然覺得一陣風吹臉上,但我待在室內,旁邊並沒有風口,兩個小時後我就發現我喝茶會漏、臉歪掉了!” 55歲的李先生(化名)清楚地告訴我他發生時的情況,也因為沒有手腳無力或是意識不清的情況,急診醫師診斷他為”顏面神經麻痹”,開立類固醇藥物和B12即請他回家休息,所以李先生聽從朋友的建議來做顏面針灸,希望能加速復原。幸運的是,因為急性期就由針灸加入治療,第三天就改善了50%,喝水幾乎不會漏了,眼睛、表情也持續進步! 這樣類似的病人其實每天廖醫師門診都有,大多在急性期密集針灸,搭配西藥或中藥,基本上留下後遺症的比例不高。若是已經進入慢性期,恢復時間就會比較長,但也是可以看到改善唷! 常見發生顏面神經痲痺的原因包括了病毒感染、免疫失調、腦血管疾病等,一般而言發生率約每10萬人口中,有15至30人會發生顏面神經麻痺,若是感染COVID-19新冠病毒,則會由神經抗原和病毒反應,引發神經的免疫神經的局部發炎,也是會導致了顏面神經痲痺。根據美國研究34萬確診陽性個案中,在8周內有發生過顏面神經麻痺的患者,每10萬確診者,有近82位會得顏面神經痲痺,遠高於一般發生率。而且顏面神經痲痺患者,在確診COVID-19病毒感染之後,其顏面神經痲痺的再發生率是8.6%,跟疫苗接種後引發的顏面神經痲痺相比,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的顏面神經痲痺的機率高出了6.8%。 顏面神經麻痺病人會突然出現「眼歪嘴斜」的情形,時常被誤認為中風。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痺,稱貝爾氏麻痺 ( Bell’s palsy ),多半是因為「病毒」感染顏面神經造成顏面肌肉無力的狀況。顏面神經麻痹多發生在冬春交替的季節。 顏面神經麻痹在臉部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半邊臉部肌肉動作失去功能,包括:歪嘴、半邊臉不能笑、喝水飲食會漏、眼睛不能完全緊閉、容易流淚、眼睛向上看前額產生不了皺紋、牙齒不能全露出、吃飯食物卡在一邊、味覺消失或遲鈍、半邊臉會麻木感覺遲鈍等。 顏面神經麻痹的預後不錯,約有 85 %在三個月之內會自然康復,但有 10 %會留下後遺症或沒完全復原。治療的黃金時間是症狀出現的七天內,就是神經組織還沒退化之前就要趕快治療。 中醫認為顏面神經麻痹是”風邪”引起的,常常在體質”氣虛””陰虛””陽虛”的人身上發作,平常可能過度勞累、睡眠不足或是免疫系統失調。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裡又稱「面癱」、「歪嘴風」、「口喎」、「
最近的文章

7天才解一次便!孕期受便秘所苦 中醫:養陰補血中藥可潤腸還能安胎

35歲孕媽咪小佩(化名)長期為便秘所苦,體型瘦小的她食量不大,雖然蔬菜纖維和水果都是飲食的重點,也吃益生菌、黑棗汁、酵素等,但仍然解便不順,尤其到孕期32周以後,曾經七天才解一次羊屎狀的硬大便,讓小佩一直非常困擾。即便婦產科醫師也給了軟便劑,提醒小佩要多喝水,但小佩覺得因為寶寶越來越大,腸胃的不適感讓她會覺得脹氣、反胃、打嗝,軟便劑似乎也沒辦法完全改善她的問題。小佩於是到廖醫師的門診做調理,希望能夠透過中醫的方式來幫助她解決便秘的困擾。廖醫師仔細詢問之下,小佩便秘的原因是因為”陰血虛”引起的,除了便祕以外,小佩皮膚乾燥、嘴唇乾燥,容易頭暈心悸,容易覺得疲勞,這種體質對備孕女性或是孕媽咪來說是蠻常見的狀況,尤其是大家覺得自己要準備懷孕或是肚子裡有寶寶,更不喜歡吃一些真的會拉肚子的瀉藥,心理上都會追求健康平穩的改善方式,幫助腸胃正常蠕動,讓自己不要不舒服即可。”#陰血虛 ”的便祕,對廖醫師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困難處理,也不需要去開立一些比較強的”瀉藥”(例如:大黃、芒硝等),只要開一些養陰補血的中藥(例如生地、麥冬、何首烏等),幫助”潤腸”,而且對於中醫安胎也有助益,是不是一舉數得呢? “#便祕 ”一般是指因大便太乾或太硬而排泄困難,若排便的間隔超過三天以上、排便時要費力使勁、糞便堅硬、排便不順或排不乾淨或一週排便少於三次,都是便秘可能的症狀。造成便秘的可能原因有纖維和水攝取不足、壓力、活動量不足、懷孕(荷爾蒙改變或是胎兒壓迫到腸胃道)、腸躁症(病因不明)等,廖醫師的門診中還可以見到過大的子宮肌瘤壓迫到大腸、油質攝取不夠、節食減重飲食量不足等。其實經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和中醫的調理,便祕大多可以獲得改善。長期的便秘也有罹患癌症的隱憂,務必要好好重視自己的腸胃保健哩! 💯改善便秘的生活習慣: ⭕️纖維攝取充足: 深綠色高纖蔬菜、水果(如蘋果、木瓜、火龍果、鳳梨等)、五穀雜糧也是很好的纖維質來源 ⭕️水分攝取要充足: 體重*30-35CC= 建議的一天水量,另外早晨空腹喝一杯溫水也有幫助喔! ⭕️健康油質的攝取: 適當地攝取好油(如:橄欖油、酪梨油、苦茶油等)對腸胃蠕動也很好喔! ⭕️運動: 運動可加速食物通過大腸的時間,也可以幫助腸胃道肌肉蠕動 ⭕️輔助飲食: 咖啡因、茶、益生菌、酵素等可以選擇自己願意嘗試的都可以 ⭕️不要憋大便: 像憋尿一樣並不健康,有便意就盡快去上廁所喔

談談子宮內膜的問題

#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是高度和雌激素相關的組織 所以一但女性體內雌激素過多  若還有相關癌症家族史 其實從年輕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的身體 例如月經週期以外不正常的出血 不正常的分泌物 或是過度肥胖 代謝症候群 等等 都必須好好地面對和改變 近年來因為子宮頸抹片和HPV疫苗的大力宣傳推廣 子宮頸癌的比例下降  大多在癌前病變的時候就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進而和子宮內膜癌的排名形成黃金交叉  所以 姐妹們真的不得不慎哦! 💯生活照護小秘訣 ⭕️減少塑化劑曝露: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 ⭕️減少化學藥劑、香精、定香劑的刺激:天然精油芳療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不過度補充雌激素相關的保健品:例如蜂王乳、胎盤素等 ⭕️減重、減脂 ⭕️地中海飲食、原型食物 ⭕️運動 ‼️‼️‼️很重要‼️‼️‼️疏壓放鬆 減少精神內耗的狀態‼️ 從中醫角度來說 子宮婦科疾病和情緒壓力的關係密切 也就是和 肝經 心經 脾經 有很大的關係 不只是腎經的問題唷❗️ 疏壓茶飲:玫瑰花茶、茉莉花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玫瑰花5朵、麥門冬1錢、紅棗2顆 用500cc熱水悶泡飲用 🔅幫助放鬆按摩穴位:三陰交、太衝、血海、內關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改善 那就來找我聊聊天吧 ❤️ #廖芳儀醫師 #麗馨中醫診所 #彭燕婷中醫診所

立冬進補

#立冬進補怎麼補 #熱補平補涼補 #感冒發燒喉嚨痛不能補 #生理期看情況補 #孕媽媽不能隨便補 #發炎不能補 今天好熱 🥵 目前還沒有冬天的感覺 早上準備好的立冬進補圖片派不上用場 其實進補是個蠻重要的問題 怎麼補?吃什麼?誰可以補? 都需留意👀 🚫不能自己進補的人群:請諮詢中醫師 1. 感冒發燒喉嚨痛黃鼻涕 2. 孕婦、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 3. 癌症病患 4. 免疫風濕疾病 5. 各種發炎化膿的情況 6. 小朋友👧🏻👦🏻 💯熱補 vs 平補 vs 涼補 ⭕️熱補:適用於虛寒體質的人 一般的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十全大補湯都屬於熱補,天氣冷的時候真的喝了很舒服😍 以上寫的特殊禁忌情況就不太合適囉! ⭕️平補:適合大多數的人 四神湯、山藥、何首烏就是很典型的平補湯品,一般來說各種體質都可以喝,不過一樣建議上述特殊禁忌情況還是要問一下中醫師👩🏻‍⚕️ ⭕️涼補: 一般適合燥熱體質的人 枸杞菊花茶、銀耳蓮子湯、蓮藕排骨湯、川貝燉梨,這些一般都屬於涼補的食物,吃了不太會上火,還可以達到中醫所謂”滋陰潤燥””清補潤肺”的效果唷! 當然中醫的補 依照陰陽氣血的虛 還分成補陽、補陰、補氣、補血四大方向 ⭕️補陽:一般是補益元陽,所以像附子、肉桂、鹿茸都是大補陽偏熱性的藥材,不建議隨便食用 ⭕️補陰:女性很多都需要滋陰,同時對於久咳、慢性皮膚病的人,很多時候也需要補陰來改善,可以使用的藥材像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生地等。 ⭕️補氣:一般用於氣虛的人,表現通常是容易累、容易感冒,或是很多過敏體質也常常會是氣虛的狀態,常使用的藥材就是大家熟悉的人蔘,在台灣比較常使用西洋蔘也就是粉光蔘,另外如黨蔘、山藥、東洋蔘、黃耆也都是補氣的藥材。 ⭕️補血:血虛常見於女性或久病大病的人,也常常合併氣虛,所以我們比較常氣血雙補!補血常用的藥材如當歸、熟地、何首烏、雞血藤等。 💯補腎養血壯筋骨雞湯 當歸2錢、杜仲3錢、陳皮1錢、枸杞2錢、紅棗5顆、黑豆20克、雞血藤2錢(何首烏亦可) 這是一道平和的補湯  冬天蠻適合燉雞湯來給全家人喝 口味甘甜不苦 也不會過於溫燥 孕婦、哺乳媽媽、生理期、老人小孩都可以放心食用 當然感冒發燒黃痰黃鼻涕發炎也是不合適的唷! #溫差大感冒的人不少 #大家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你們期待的中醫?

返台的飛機上沒睡著 想到趁記憶還清晰 記錄下來 對照最近轟轟烈烈的中醫容量總額議題 心情真的是五味雜陳 🥹 期待我小小的心得 提供諸位大神參考 只能說 一起努力 💪 未來才能更好! #自生脊椎骨科韓醫院 以韓醫領導為主 結合西方醫學 21個VS 50個R 7個西醫 主要診斷與負責為韓醫 可住院治療 國際醫療 自費醫療  已建立起自己的療程模式 完整配套 臨床研究 韓方專利注射針 藥劑 針灸 拔罐 自有CT MRI 運動復健器材 高壓氧艙….. 特色:韓醫主持的小型高級醫院 #含笑兒兒童韓醫院  含笑兒製藥成立之韓醫院 財團法人代表 兒童成長為主 強調年齡別重點療養 從嬰幼兒到青少年 以門診治療為主 配有韓方 針灸 拔罐 熱療 專為兒童設計好入口的劑型  痊癒後可搭配各式營養保健品 保養韓方飲品等 保險可給付藥粉 濃縮藥液 環境親和可愛溫馨 兒童友善 讓兒童不害怕就醫 特色:製藥到臨床一條龍 未來將加入大人科 #含笑兒癌症整合療養院 韓醫+西醫 整合 以癌症輔助治療為中心 住院為主  單一院所約10位韓醫+西醫 搭配韓醫、營養飲食、SPA、復健等整體療養 有專利藥針 韓方製劑 等專以抗癌為主 主推化療前兩週開始治療 化療後緩解療癒一個月 其餘癌症相關的調理治療都可以含括 環境優雅舒適 無藥味 病房分三級 大小不同 建立完善的全人醫療環境照護癌症病患 特色:全人醫療+臨床研究 (架構類似長庚桃分中醫病房,但診療方向略有不同) #重點:國家支持 法規開放支持 突破傳統 創新發展 財團經營者重點發展國際醫療 打開國際知名度 環境設計美感、乾淨 無味 住院似旅館 韓醫已可使用超音波輔助小針刀 專利韓方藥針  (補充:韓醫做針刀可以自己打局麻) 從基礎研究、製藥、臨床試驗、臨床使用  一條龍發展韓醫產業 #心得:台灣中醫受制於法規甚多  健保制度綁住民眾就醫習慣 中醫傳統歷史包袱較限制發展 轉型成功例子仍待努力 優秀符合臨床實際使用的臨床研究太少 願意投入資金的投資者極少 且其中醫視野不夠宏觀支持中醫的未來 政府支持度仍有許多進步空間 (國情差很多) 出去看看 才知道世界大不同 🥰 #台灣期待什麼樣的中醫? #大家一起努力❤️

韓國ICOM 2023

#20thICOMinSeoulKorea #不營業還是在進修的日常 這次去韓國🇰🇷真的就是旅遊開會參訪三合一 一方面疫情趨緩後都還沒有飛 一方面也想出去走走看看放風一下 沒有營業的日常依舊很忙 進修也沒停 嗯 十一月要營業啦 這陣子大家都好嗎? 這次的國際東洋醫學會大會受到疫情影響 規模大概是我參加過的歷屆最小的一次 但是也看到大家在疫情發生的這幾年有哪些進展 包括台灣清冠一號的研究發展報告 還是韓醫目前臨床針刀的臨床研究發展 日本的老人醫學漢方研究 都蠻啟發我的臨床想法 覺得獲益良多 不過關於韓醫在生殖醫學整合治療的部分 我很欣賞他們整個收案流程的經驗分享 韓醫以《傅青主女科》為主的臨床治療 對於針灸和其他療法倒是沒有收列在內 完整的流程設計 是標準的臨床研究收案 非常值得學習其研究方法 期待成果發表 因為婦產科學在ICOM領域一向不是主角 也非WHO在健康領域前幾名的重點工作 我就汲取一些經驗 納入自己的知識資料庫管理囉 這次我簡單分享從中醫清肺熱觀點處理免疫相關不孕的一點想法 之前的文章大概也都論述過了 免疫相關不孕其實從我的經驗來說 補腎絕對不會是最重要的事  反而必須處理到清熱的方式 調整免疫系統去讓其平衡 才能增加受孕率 首爾大學超級大 我不小心走了半圈 出國每天都是十公里以上的步行  吃甜點吃美食比較沒有罪惡感 😘 未來的醫療工作重點 主要還是以婦科為主  美顏針也是我的重點 再次精進一下技術 期待能夠讓更多好朋友健康又美麗 🥰 當然其他內兒科 我一樣都會幫大家守護唷 ☺️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有感而發  #誰說美麗只是一層皮 #要真美麗不健康還不行啊

中醫轉骨

#我看轉骨應該蠻有說服力🤣 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大約在男孩16 歲、女孩 14 歲左右,第二性徵逐漸成熟,女孩出現月經初潮,男孩出現夢遺,並開始具備生育的能力,同時也是繼嬰幼兒時期後的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轉大人」。而往往現代社會的父母很在意子女長得高不高,青少年成長的快速時期在 11-17 歲,90% 以上的女生在 11-14 歲左右是成長的高峰期,男生一般則落在 13-16 歲左右。 一般在門診,醫學上用來評估生長發育可利用”生長曲線圖”、”照骨齡”等方式,但遺傳是決定身高的其中一項因素,爸爸媽媽也可以簡單的利用自己的身高預測小孩的身高唷! ⭕️計算方式:�預估男孩將來的身高:〔(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 12 〕÷ 2�預估女孩將來的身高:〔(父親的身高+母親的身高)- 12 〕÷ 2 算出來數值的誤差為正負 8 公分 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遺傳、飲食營養、規律運動、好品質睡眠、情緒穩定等,中醫師則是以個人化體質調理為主,開立”轉骨方”可以針對青春期的發育對症下藥,幫忙補強體質失衡之處,也可以搭配針灸,男女有別個人化調整,衛教生活習慣,綜合調整幫助發育。 中醫轉骨也是需要分階段,在第二性徵未見到的時候,可以先調整脾胃功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預約好體質迎接快速成長期;等到第二性徵出現之後,再針對生長發育集中加強,就可以養成頭好壯壯男帥女美的活力青少年哦! 💯長高的好生活習慣: ⭕️飲食:營養均衡,三餐定時定量,可以多加強蛋白質、鈣質的攝取,飲用牛奶、豆漿、雞湯、魚湯、排骨湯、小魚乾等。 ⭕️ 睡眠:深度睡眠能夠讓大腦分泌較多的生長激素,幫助骨骼發育成長,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應盡量處於熟睡狀態,愈晚睡對孩子的身高影響愈大。 ⭕️運動:建議可多做跳躍和伸展運動、減少負重活動,例如:跳繩、單槓、籃球等都很不錯。 民間流傳的轉骨方大多以補養氣血、補腎壯骨為主,但不是適合每一個兒童,所以還是會建議諮詢中醫師開立個人化的”轉骨方”才是真正對兒童生長發育最好的方式,同時也可以針對身型發育、青春痘、過敏體質、月經週期、睡眠品質等一起調理,更能健康平安成長哦! #廖芳儀醫師 #麗馨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