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5的文章

蕁麻疹 中西醫怎麼看?

#蕁麻疹|中西醫雙觀點解析 廖醫師從小就是慢性蕁麻疹的患者,一但天氣溫差大、環境髒亂、壓力大、失眠的狀況,很容易發作,大學時代學中醫之後,和各個名醫老師請教學習,才開始慢慢讓自己不再頻繁發作💯 最近天氣冷熱溫差超大,天晴暴雨⛈️交替,股災壓力(?)到門診看蕁麻疹的大小朋友們又變多了,還是要提醒大家服藥之餘,還是要好好忌口+調適心情唷❗️這樣才能好好讓皮膚狀況穩定下來,生活品質變好💯 —————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疹塊」,是皮膚突然出現的一種過敏反應,特徵是膨起、紅腫、劇癢的風團,常在數小時內自行消退,但也可能反覆發作。 ⸻ 🔆西醫觀點 病因:  • 急性蕁麻疹:常見誘因包括食物(如海鮮、堅果)、藥物(如止痛藥、抗生素)、感染(如病毒性感染)、環境刺激(如冷熱、日曬)。  • 慢性蕁麻疹:超過6週以上反覆發作,可能與自體免疫、慢性感染、心理壓力等有關。 治療原則:  • 急性期:以抗組織胺藥物控制症狀,必要時加用類固醇短期緩解。  • 慢性期:調整免疫功能,長期使用新一代抗組織胺,避免已知誘發因子。 注意事項:  • 及時就醫,特別是出現喉嚨腫脹、呼吸困難等嚴重過敏反應時。  • 保持皮膚清爽,避免刮抓加重刺激。 ⸻ 🔆中醫觀點 病因(中醫稱「癮疹」):  • 風邪外襲:外感風邪、氣血不和。(吹風、吹冷氣容易發作)  • 血熱風燥:飲食失調、情志失常,致內熱生風。(乾燥脫屑)  • 脾胃失調:脾虛運化失常,水濕內生,易生瘡疹。(濕爛皮膚、水泡發癢為主)  • 氣血兩虛:體質虛弱,衛外不固。(大多出現在慢性蕁麻疹) 治療原則:  • 急性期:疏風清熱,解表止癢。  • 慢性期:健脾養血,調和營衛。 常見中藥(依辨證選用):  • 防風、荊芥、薄荷(疏風解表)  • 地膚子、白鮮皮(清熱止癢)  • 當歸、白朮(補氣養血) 中醫調理建議:  • 調整體質,從根本改善反覆發作。  • 針灸與中藥內服並用,可選擇藥粉、飲片水藥,提升免疫調節功能。  • 建議根據個人體質,由專業中醫師診斷調配處方。 ⸻ 🔆生活衛教 避免誘因:  • 飲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