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陣子就會回去母校長庚大學演講
無論我到哪個城市工作 都會盡量排出時間回去走走
今年再度由長庚大學國醫社提出深耕講座的邀請
國醫社也是我大學時代參加的社團之一 哇 真歷史悠久
(另一個是野鳥社 哈 有同伴要跳出來相認嗎?)
小學妹希望我能夠回去講講疫情相關的中醫自我照護
收到邀請的當下 覺得很有趣 顛覆我認為年輕人對養生主題沒興趣的想法
這些小學弟小學妹真的很有心想要了解中醫的健康概念呢!
於是我們敲定了演講主題就是”疫情下的中醫食養療護”
猶記得今年五月開始疫情大爆發,那時候我每天的門診就被COVID-19確診病患的視訊診療塞滿塞爆。
一個月大概看了數百個的確診個案,除了民眾對於清冠一號的療效給予肯定,
也對中醫治療的滿意度提升很多,中醫界整體對於COVID-19這個新興疾病的思考也開始歸納成型。
整理當代中醫學者對於 COVID-19 臨床診治之經驗,雖然各家立論觀點不盡相同,
但究其根本均認為寒、濕(濕熱)、燥三邪夾雜疫癘之氣為發病的根本原因。
然而從中醫傳統觀點來說,"正氣"或是現代人講的"免疫力"才是預防疾病、幫助身體復原最重要的事。
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就開始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於是,中醫對於COVID-19這個疾病的的角色也超越清冠一號本身,
可以從預防、治療、預後調理都有重要的角色。
中醫歷代醫家都十分強調飲食調養的重要性,從兩千多年前的典籍就開始提出飲食療養的概念。
《素問·五常政大論》:「穀肉果蔬,食養盡之,勿使過之,傷其正也」。
食養的原則首先強調飲食不偏嗜,不過度,才不會傷正氣。
《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這些都是在說明各種食物合理搭配才能夠幫助提升人體正氣,和現代營養學提出的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的要求是一致的。
但是中醫更強調 "不同體質"搭配"不同飲食"才能夠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
(偷偷告訴大家 其實很多中醫師都是懂吃的老饕喔~)
@生活上的預防療護:
最基本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保持好心情!
從中醫的觀點來說,"脾胃"才是免疫力好壞的關鍵!
在飲食上,健康的人均衡營養是最重要的,蛋白質、各種纖維素,奶蛋魚肉蔬菜水果不可偏廢,
調味上少甜食、辛辣、油膩,腸胃健康才能養成良好的免疫力。
%藥膳配伍舉例: 元氣雞湯--當歸一片、黃耆二錢、黨參二錢、大紅棗五顆、枸杞三錢(隨意)、薑(拍碎)一塊、雞骨腿一隻
可以燉雞湯或是排骨湯,一週一次。咽痛、感冒、發燒、腹瀉、新冠病人發病期不宜。小孩、孕婦、高齡長者,不確定可問中醫師。
@確診者的調護食療:
建議以平性的魚肉、雞肉、豬肉、蛋類為主,素食者可增加蛋白質的豆類製品。
調味上適當地吃些蔥薑蒜是沒問題的,但是辣椒、胡椒、咖哩、麻辣鍋之類的辛辣刺激品真的不適合喔!
屬於偏溫性的牛、羊肉,或是麻油雞、藥膳排骨、羊肉爐之類的溫補食物,
或是平常所謂的補氣血藥材,我會建議請癒後至少一周沒有任何症狀之後再行服用,
一方面可能與之前的治療藥物尤其是”清冠一號”起藥性上的衝突,
另一方面也是從中醫的理論來說,大病過後,需要調理的肺和脾胃都是適合清淡平和的飲食
若真的不清楚可不可以吃,請詢問中醫師。
● 平性的食物: 魚肉、雞肉、豬肉、雞蛋、高麗菜、青江菜、菠菜、油菜、水蓮、地瓜葉、豆苗、菜豆、皇帝豆、香菇、
金針菇、南瓜、山藥、蓮子、玉米、白飯、米粥、地瓜、馬鈴薯、木瓜、蘋果、芭樂、草莓、桃子、李子、
櫻桃、木耳等
● 咽喉痛的時候可以吃: 運動飲料、布丁、果凍、銀耳蓮子、豆花、愛玉等,涼涼的進食可以,不要放冰塊或剉冰喔!
@ 新冠肺炎長期後遺症(長新冠症候群)的常見症狀包括疲勞(15∼87%)、呼吸急促(10∼71%)、胸悶(12∼44%)、
嗅覺障礙(10∼13%)、認知功能障礙(30∼40%,也就是大家說的"腦霧")以及其他會影響日常功能的症狀。
長新冠症候群的成因目前仍未完全解答,目前僅知後遺症可能是因為病毒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比如腸道、肺部或神經系統;
再者,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
經過一段時間急性症狀減低,但整體發炎尚未完全平復,因而造成長期後續症狀。
從中醫的角度,常見的是氣陰兩虛、肺脾氣虛夾濕、肝鬱氣滯、清陽不升等情況,需要經過適當的調理才能完全恢復健康。
%癒後元氣藥膳舉例:黃耆二錢、黨蔘二錢、天麻二錢、山藥二錢、玉竹二錢、紅棗八顆、生薑五片
可以燉雞湯或是排骨湯,一週一次。咽痛、感冒、發燒、腹瀉、新冠病人發病期不宜。小孩、孕婦、高齡長者,不確定可問中醫師。
新冠肺炎相關的病情多變,長新冠症候群也非常惱人,如果有相關的症狀或是疑問,歡迎到我的門診來諮詢聊聊喔!
關於我 Fang-I Liao, MD. 廖芳儀 醫師 Current position 現職 麗馨中醫診所 主治醫師 彭燕婷中醫診所 兼任主治醫師 Skills/expertise 專長 中醫學 中醫婦科學 中西醫結合婦科學 荷爾蒙調控 中醫內科 中醫兒科 中醫養生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ynecology, Hormone Regulation, Chinese Medical Health and Wellness Care 芳香療法 Aromatherapy Education 學歷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中醫學系 中西醫雙主修 M.D. 1998-2006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Guan University, Taoyuan, Taiwan. Career 經歷 醫療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 中西醫見/實習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中醫見/實習 醫療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 北院區 中醫婦科 住院醫師 總醫師 主治醫師 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婦產科 住院醫師訓練 2006-2011 Resident, Chief Resident and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ynecology, Chang-Guan Memorial Hospital, Taoyuan, Taiwan. 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婦科研討進修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 研究助理 進修 2012-2013 Research Assista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Brain and Mi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臺北分院 中醫內婦兒科 主治醫師 2012-2014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
留言
張貼留言